近年来,织金县聚焦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持续深化“推进移风易俗·树立文明新风”工作,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。
起而行之重实践。构建“分管县领导牵头抓总、县文明办统筹调度、成员单位通力协作、属地部门履职尽责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”的工作格局,形成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、协调推进的工作合力,确保移风易俗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。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自觉做到革除陈规陋习、抵制盲目攀比、破除封建迷信,当好移风易俗的践行者、倡导者、推动者,引导广大群众转观念、破旧俗、树新风。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功能作用,利用春节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,组织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实践活动,持续改变群众陈旧观念,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提升群众文明素养。
广而告之强宣传。充分发挥“织金发布”“织金融媒体”微信公众号、“织金融媒”抖音号、“织金融媒体”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作用,大力宣传推介移风易俗相关知识、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,形成示范带动效应,营造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孝老爱亲、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。利用乡村大喇叭、文化墙、宣传栏、标语横幅等开展常态化宣传,让移风易俗家喻户晓、入脑入心。组建志愿服务队,开展文艺汇演、普法宣传等活动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观念,改变行为习惯。通过群众会、院坝会、入户走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、话民风,详细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,普及文明礼仪规范,倡导群众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。
推而广之树新风。建立完善“一约四会”长效机制,将高价彩礼、人情攀比、厚葬薄养、铺张浪费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,发挥群众组织“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监督”作用,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,成为移风易俗的评议者、执行者、受益者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、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,利用身边榜样力量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、激励群众见贤思齐、比学赶超、崇德向善,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准、文明素养。大力推广“垃圾当铺”“文明积分”等经验做法,对文明行为给予相应的精神激励、物质奖励,通过积分兑换奖励方式,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文明建设的积极性,引导群众以行动换积分、以积分转习惯、以习惯化新风。